產教融合
生產性基地依托校企雙主體育人機制,采用公司化管理與運營模式,發揮實踐教學和生產實訓兩大基本功能,依據企業化、現場化進行布局和設備選型,參照企業員工管理、成本控制、質量監控、績效考核、薪酬激勵等管理模式建立起來,具有生產功能的學生實踐教學場所。因此生產性實訓基地擁有實踐教學功能和生產功能兩大基本功能,并布局辦公區、會議區、實訓區和會客區四大區域。學生通過產品生產的真實過程,實現提升職業技能、培養職業道德的實踐教學目標。
“藍獅”生產性實訓基地
布局辦公區、會議區、
實訓區和會客區四大區
中銳網絡生產性
實訓基地
項目式教學
項目式教學是指將項目場景轉化到課堂中,以場景感知與動手操作給學生帶來強烈的項目體驗感。每個項目教學以任務貫穿,學生先動手完成任務,再對任務中用到的技術原理進行理解,從而使學生對技術的應用有立體化的認知。
生產性實訓
閩江師專生產性實訓基地引入企業真實項目設備,模擬真實生產環境,在企業導師的指導下,完成學生在校內的生產性實訓任務。同時,在學生具備一定業務能力后,對外承接服務項目,使學生知行結合能力無限趨近于社會級、企業級標準。
企業化管理
實訓基地管理模式包括考勤、調度、計劃、制品、統計等環節,以及安全與文明生產管理,甚至著裝等都嚴格參照企業的制度執行,以實現實訓過程與生產過程的一致。真正體現“校中廠,廠中校”的工學結合模式。
企業文化導入
技能認證
項目分享會
企業導師帶領學生承接真實生產項目